新聞中心news
科技巨頭爭先進入智能手表領域究竟有何秘密?
科技巨頭爭先進入智能手表領域究竟有何秘密?小米旗下首款智能手表搭載高通旗艦級可穿戴處理器——驍龍 Wear3100 4G,采用 1.78 英寸方形屏幕,有標準與尊享兩個版本。
最近幾年,很多人都在說智能手表有點雞肋:功能和使用場景不多、需要和智能手機搭配使用、續(xù)航差……但根據(jù)市場研究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 最近公布的 2019 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手表銷售數(shù)據(jù)顯示,其銷售情況實際上還不錯。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總計達到 1400 萬只,其中 47.9%的份額來自蘋果的 Apple Watch。也就是說,每個月,蘋果都會賣出超過 200 萬只 Apple Watch,這個數(shù)字超過整個瑞士手表業(yè)的當月全球發(fā)貨量。
但如果跳出手表這個門類,將這些數(shù)據(jù)與以 iPhone 為代表的其他智能硬件的成長速度相比,Apple Watch 的成績就算不上多驚艷了。
大多入局智能手表領域的公司,其目標并不是替代傳統(tǒng)手表??梢哉f,對于這些公司,尤其是智能手機制造商來說,智能手表在其產(chǎn)品矩陣里與其說是一條單獨的產(chǎn)品線,更像是其核心產(chǎn)品——智能手機的配件。
甚至這個品類里占份額最大的 Apple Watch,很長一段時間,用戶都只能通過手機中的 Apple Watch 應用程序管理其第三方應用程序的下載和更新。直到今年 6 月,蘋果在更新 watchOS 6 時才首次將手表的 App Store 直接嵌入到 Apple Watch 中。
盡管 Apple Watch 市場份額占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近一半,他對于蘋果來說仍是智能手機的配件。
智能手表的“配件”定位,既符合這些公司的營收現(xiàn)實:不管這些技術公司如何自我定位,它們的核心收入仍來自手機。仍以蘋果為例,其 11 月 13 日公布的三季度財務數(shù)據(jù)顯示,該公司 640 億美元的季度營收中,iPhone 貢獻了 333.6 億美元,占比仍然超過一半。
更進一步,這也符合公司們的戰(zhàn)略。長期以來,蘋果的策略都是通過增加新硬件而讓 iPhone 更好用、從而增加公司整體收入的,而不是反過來。比如有了 Apple Watch 之后,其實是讓加載了微信、支付等應用程序的 iPhone 更好用了,它們有了更多順延場景——事實上,在證明自己可以成為獨立的細分市場之前,iPhone 也曾扮演類似 Apple Watch 的角色。
當然,這也意味著,智能手表為手機服務仍只能是個短期策略。長期來看,包括蘋果在內的技術公司要爭奪的其實是消費者的腕部。
這個最靈活的部位可以帶來的生意空間值得想象:首先是健康產(chǎn)業(yè)CQ9電子,技術公司們如今都試圖在身體數(shù)據(jù)監(jiān)測、慢性病管理和急性病急救等方面施展拳腳。
Facebook 也曾試圖收購 Fitbit,錯過這筆交易后,F(xiàn)acebook 轉而收購了同樣開發(fā)腕部可穿戴設備的初創(chuàng)公司 CTRL-Labs,這家公司通過鑲嵌在手環(huán)上的皮膚傳感器監(jiān)控用戶手腕上的各種神經(jīng)元信號,并將這些信號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Facebook 初步計劃將其用進 AR 設備中。
對于健康產(chǎn)業(yè),Apple Watch 每年都會更新它的傳感器和操作系統(tǒng),以適應新的運動和健康功能。第一代 Apple Watch 提供站立提醒和卡路里計算功能,第四始監(jiān)測心率,第五代加入防摔倒監(jiān)測和 SOS 呼叫,其美國版本中還內置了心電圖功能,該功能通過在手表背面植入微電極來測量用戶的相關身體數(shù)據(jù)。
這時候,智能手表已不再是單純的時間機器,而是需要經(jīng)各國醫(yī)療主管單位許可才可入市的醫(yī)療器械——誰都知道,比起前者,這才是剛需,且利潤豐厚。每家技術公司都在覬覦這種腕部“腦機接口”。
Apple Watch 在 2015 年正式上市時,當時外界很多聲音都預測,蘋果此舉主要是想進軍時尚產(chǎn)業(yè)。但兩年之后其調轉了方向,轉而大力投健康產(chǎn)業(yè)。
這一說法并不完全準確。蘋果在 Apple Watch 上實踐的其實是時尚與健康并重的策略。這一點你從它迄今仍在積極同愛馬仕和耐克合作腕帶就可以看出——一條售價 4000 元的愛馬仕腕帶圈住的絕不是一個慢性病患者。
Apple Watch 真正定位的是生活方式。三年前,也就是第二代 Apple Watch 發(fā)布的時候,它在中國加入了一個由耐克、星巴克和一些夜跑團體組成的生活方式團隊,由星巴克提供飲品,耐克提供運動安全裝備、Apple Watch 提供運動監(jiān)測,如此,形成一種愛慢跑、喝咖啡、用 iPhone 拍照、戴智能手表的組合文化。
不過,這些做法固然令 Apple Watch 成了一個好商品,但距離一個好產(chǎn)品仍有不小距離。即便在該細分市場占據(jù)一半份額,Apple Watch 也稱不上足夠好用或足夠必要。比如,隨著應用程序越加載越多,在方寸之間尋找應用的體驗并不友好。再比如,在嘈雜環(huán)境中抬起手腕呼喚語音助手 siri 的體驗同樣令人尷尬。
但是這些問題未來都可以通過交互方式來解決,一個跡象是,蘋果在其藍牙耳機AirPods 中也加入 siri 后,操控小屏甚至無屏的設備成為可能。
當然,這一切的基礎是:獨立。這也是以 Apple Watch 為代表的智能手表可以從 iPhone 的成功上學到的一點——當年 iPhone 的成功就始于與音樂播放器 iPod 脫離,不僅有了獨立的 App Store,還有了獨立的開發(fā)者團隊。商業(yè)就是這樣。
雖然智能手表出貨量仍無法與傳統(tǒng)手表相提并論,但如同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手機,智能手表毫無疑問也將推動傳統(tǒng)手表用戶的升級換代需求。智能手表是否取代智能手機暫且不論,只在傳統(tǒng)手表轉向智能手表的大潮中,就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等待新玩家去開拓。
不過,運動健康手表、兒童電話手表這兩個細分領域已經(jīng)相對成熟,并且格局初定。還有企業(yè)甚至將目光投向了老人智能手表領域。
另外,在雷軍所定義的智能手表概念中,也即擁有蜂窩功能、可下載安裝 App 的智能手表產(chǎn)品上,還有待入局的新玩家進一步探索。當然,這類產(chǎn)品遇到的續(xù)航、App 生態(tài)等方面的挑戰(zhàn)也會更大,有待整個產(chǎn)業(yè)鏈共同克服。關鍵字:引用地址:科技巨頭爭先進入智能手表領域,究竟有何秘密?
我們都知道,早前《華爾街日報》剛剛證實了下一代iPad會帶來傳說中的LTE網(wǎng)絡支持,讓許多用戶著實興奮了一把。不過,這只是個開頭。這家報社現(xiàn)在又曝出了關于未來iPad的新消息:蘋果已經(jīng)開始向供應商測試8英寸的iPad面板,如不出意外將出開始發(fā)出訂單。 《華爾街日報》稱,根據(jù)部分不愿意透露名字的蘋果供應商透露,蘋果已經(jīng)向他們展示過了一款新設備,這款設備的屏幕大小約為8英寸。蘋果向他們展示這些設備的目的就是為了檢查供應商所提供的配件是否合格。 消息還稱,除了更小的屏幕尺寸之外,新款iPad在分辨率上會與iPad 2相差無已。目前蘋果已經(jīng)向某些亞洲面板商提交了這種尺寸面板的訂單。
為給手游玩家?guī)砀玫挠螒蝮w驗,游戲手機廠商可謂費盡心思。7月31日下午,騰訊黑鯊游戲手機3S正式發(fā)布,這是一款5G游戲手機,該手機的屏幕進行了大升級:120Hz、觸控報點率270Hz、三星AMOLED屏幕,同時還配置了JOYUI 12操作系統(tǒng)。與此同時,該5G游戲手機采用了高通驍龍865+LPDDR5+UFS 3.1的旗艦級性能鐵三角組合以及支持65W極速閃充的串充并放充電系統(tǒng)。 值得一提的是,該游戲手機具備暢玩投屏功能,通過一根USB3.0數(shù)據(jù)線將手機與電腦連接,即可實現(xiàn)在PC屏幕上投屏游戲畫面,同時還可使用PC的鍵盤鼠標進行游戲,時延只有40ms。 在價格上,12GB+128GB版本售價為3999元,12GB+256
關于新浪網(wǎng)前總編輯陳彤去向的傳言終于塵埃落定。昨天,小米科技宣布陳彤正式加盟小米,擔任主管內容投資和內容運營的副總裁。雖然陳彤沒有透露自己在小米的薪酬,但還是否認了此前熱傳的“500萬年薪”。 計劃立軍令狀半年出成績 在陳彤突然宣布離開任職17年的新浪之后,外界對于他去向的傳聞就一直沒斷,小米、360甚至臉譜,都被傳得有鼻子有眼兒,最后沒有讓外界感到太多的驚奇,陳彤站到了小米董事長雷軍的身邊。 在談到邀請陳彤的初衷時,雷軍表示,小米的硬件平臺無論是手機、電視還是盒子,都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規(guī)模,如今小米需要增加的是內容運營的能力。而小米的幾位創(chuàng)始人都是工程師背景,對于內容并不擅長,因此小米特別需要像陳彤這樣對內容有深刻理解、
趕在I/O開發(fā)者大會前,谷歌也是發(fā)布了新的Android系統(tǒng),而這是一款針對家電和其他設備設計的獨立系統(tǒng)。 這款全新的Android系統(tǒng)被冠以Android Things的名稱,最大的亮點是,Google Assistant虛擬助手的加入,這樣以來搭載這個新系統(tǒng)的設備,你就能更好的語音操控了。 其實在Android Things之前,谷歌已經(jīng)面向汽車、智能手表和電視機發(fā)布了類似的系統(tǒng),這樣的好處是,讓用戶可以在不同設備上使用一致的界面,而谷歌也可以在用戶使用新設備來搜索信息、觀看視頻和購買應用時獲利。 目前讓谷歌最頭疼的是,Android系統(tǒng)在每個領域的市場份額都低于廠商的定制Android版本,而由于后者沒有預裝相關應用,導致谷
如果你想購買iPhone 13系列,那么還是應該提前想想了,因為蘋果還在準備更高端的系列。 有外媒爆料稱,蘋iPhone 14 的入門機型和 Pro 型號都會迎來 “完全重新設計”。今年的iPhone 13系列與去年iPhone 12系列外觀區(qū)別不大,這意味著蘋果工程師們正在全力開發(fā)iPhone 14,iPhone 14的變化非常大。 之前,天風國際郭老師預測,蘋果會在2022年的 iPhone 14 Pro上移除劉海,采用打孔屏設計,類似今天很多高 Android手機。 甚至有消息人士宣稱,自己見過iPhone 14 Pro Max的原型機照片,無劉海。 對于明年的 iPhone 14 系列,蘋果將不再提供
據(jù)IHS iSuppli公司的MEMS市場追蹤報告,蘋果和三星電子2011年仍然是消費與移動應用MEMS器件的兩個最大買家,鞏固并擴大了市場控制地位和影響力。 去年蘋果和三星合計占有37%的消費與移動MEMS市場,主要是因為其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使用各類MEMS器件,如加速計、陀螺儀、MEMS麥克風和體聲波濾波器。蘋果是最大的買家,MEMS采購額相當于4.998億美元,在21億美元的消費與移動MEMS市場中占有大約23%的份額。三星位居第二,采購額為2.913億美元,占有14%的份額。蘋果去年采購額比2010年時的2.092億美元大增139%,而三星的MEMS支出亦比2010年時的2.012億美元增加了45%。 蘋果和三星所占份
和三星是頭號消費與移動MEMS買家 /
一份新發(fā)布的專利文件顯示,蘋果公司正在開發(fā)一種保護層,以防止可折疊屏幕破裂,并提高其耐刮性和耐用性。 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的文件名為“用于柔性顯示應用的混合覆蓋層/窗口結構”,概述了彎曲的,柔性的或可折疊的顯示模塊如何使用保護性的硬涂層來避免開裂。 該專利指出,“通常,玻璃破裂是由于微裂紋的出現(xiàn)而引起的?!碧O果的硬涂層將填充先前存在的微裂紋,因此使嚴重的裂紋難以形成。 額外的保護層將直接放置在屏幕頂層。它將被設計為具有足夠高的硬度和拉伸強度,以用作電子設備的外部保護涂層。因此,硬涂層對于高耐穿刺性和耐刮性具有足夠的能力。 專利所附的圖像包括可折疊設備的簡單圖解,其中包括向內和向外可折疊的屏幕。 盡管蘋果似乎不會很快
正為可折疊設備開發(fā)防破裂的保護涂層 /
4月23日消息, 小米牽頭承擔的2023年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 智能機器人 ”重點專項——“ 機器人 自動化產(chǎn)線快速重構技術項目” 啟動會在北京小米科技園舉辦。 該項目聚焦電子產(chǎn)品等高端制造業(yè)需求的研發(fā)成果,有助于加速形成快速重構的大規(guī)模定制化生產(chǎn)型模式,支撐我國高端制造業(yè)轉型升級。 造機器人的小米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是目前我國最高級別的研發(fā)項目之一,小米可以挑大梁完全不意外。 2016年, 雷軍宣布開始籌建“探索實驗室”,進軍VR及機器人領域。 2021年8月,雷軍宣布了小米在仿生機器人領域的首度探索概念項目—— 第一代仿生四足機器人CyberDog“鐵蛋” ?!拌F蛋”搭載了高精度環(huán)境感知系統(tǒng),全身11個高
有獎活動 來 Pl BridgeSwitch 技術中心探秘半橋電機驅動器新技術
汽車計算機的設計者明白,駕駛員只能看儀表板顯示屏幾秒鐘。由于汽車計算機的操作員也可能正在開車,因此汽車計算機給計算世界帶來了新 ...
壓縮機是汽車空調的一部分,它通過將制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再流經(jīng)冷凝器,節(jié)流閥和蒸發(fā)器換熱,實現(xiàn)車內外的冷熱交換。傳統(tǒng)燃油車以 ...
艾瑞澤5的網(wǎng)關接口數(shù)據(jù)交換通常涉及車輛內部電子設備之間的信息傳輸,包括車身系統(tǒng)、娛樂系統(tǒng)、遠程控制、車輛狀態(tài)監(jiān)控、CAN數(shù)據(jù)采集分析、 ...
摘要隨著汽車行業(yè)轉變?yōu)閿?shù)據(jù)驅動的業(yè)務,軟件在車輛的開發(fā)和維護中發(fā)揮了核心作用。隨著軟件數(shù)量的增加,相應的網(wǎng)絡安全風險、責任和監(jiān)管也 ...
前言本文介紹了汽車線束及其成本構成與現(xiàn)狀。詳細介紹了平臺化和標準化設計、架構優(yōu)化和集成、線束布置優(yōu)化、線束技術革新、物料一對 ...
嵌入式處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相關FPGA/DSP總線與接口數(shù)據(jù)處理消費電子工業(yè)電子汽車電子其他技術存儲技術綜合資訊論壇電子百科